西安直方大创新中心

我的2021

许正管理工2021-12-31 16:04


此刻,是2021年最后一天的中午。
刚刚将父亲去世后的家庭事务稍作整理,早上完成了今年最后一次给OPPO高管的教练辅导。望着窗外,看着疫情冲击下寂静的西安街道,我问自己:今年我都经历了什么?我都做了些什么?
和所有人一样,今年是极不平凡的。
年初我从待了390天的泰国寺庙返回国内,以一种不同的心境与往昔的客户和新的客户重新开启工作,下半年又经历了父亲查出癌症晚期到前天离开我们的跌宕时日。
回顾这一年,经历了如此多的事情。我还是用我在《光明领导者》中所提出的框架,来回顾我这一年:

2021年终回顾


我贡献了什么?


我原谅了什么?


我又放开了什么?




贡献
很多朋友对我去年在泰国寺庙中住留长达一年多的时间很感兴趣。
2020年春节,我去位于泰国北部黎府的寺庙参学。持续不断的疫情阻断了我的归国之路。中间曾屡次计划返回,但还是决定留下继续修学。很多人好奇,在寺庙里待一年多到底做什么?在那座不同寻常的寺庙里,既没有打坐,也没有诵经,一年多下来,更多的是与出家僧人和居士们共同劳作贡献。那一年,我做过农民,做过搬运工,做过清洁工,开荒、种植、除草、收获,干了我前半生都没有干过的体力活。在城市中生长的我第一次接触到了农活,知道了草和作物的区别,看到了每一季不同瓜果蔬菜的生长,并且实际目睹土地母亲给我们的慷慨赐予:微小的种子种下去,只要按时浇水、施肥、呵护,自然和土地,就给我们丰厚的食物回馈。
各种密集的体力劳动,将我从国内的生活轨道中彻底抛离出来。这种体力劳动的付出,就是一种彻底的内在清洗。用这种体力付出,来偿还我们获得的太多的物质所得,也让我对佛法的核心,有了全然不同的领悟。
我终于明白,所谓修行不在于你知道了什么,悟到了什么,或者懂得什么理论和知识,那些其实是心灵的染污,甚至是垃圾。真正了悟了本无所得,就可以无我地去奉献给这个世界。如果说有什么了悟和收获的话,这是一年多泰国寺庙生活给我的最大收获。回国之后,我开始着手将前年出版的《光明领导者》一书与爱好者共享,并且开启了一个公益的实践项目。历经波折,穿越了疫情的阻拦,在七月底我们开始了第一期光明领导者线下工作坊。没有经过刻意的前期设计,工作坊过后,就开始自然而然的每日打卡,以及每周六早上共修。没想到几十位参与者就这样一直走在了一起,通过践行在组织内的贡献,彼此的原谅和放开,用自己最大的潜能帮助他人,唤醒组织,也唤醒自己,一下就经历了200多天。
令人称奇的是,这种将所有收费都回馈参与者、并捐助社会的公益项目,参与者的热情反倒更加高涨。从我内心里说,没有哪一个项目,我是如此心甘情愿地付出。如果换做商业项目,我早已经停止了。可能正是这种真正纯粹的付出和贡献,唤醒了内在的能量和服务精神。
回顾一下,如果说今年真正做了什么有意义的贡献,我在寺庙里的劳力贡献和光明领导者项目中给大家的付出和支持,应该算是吧。除此而外,很多接手的商业项目中,在运作方式和心态上也和过去有了很大不同,开始用一种贡献的心态来看待所经历的人和事。贡献的人生、给予的心态,成为新的指导方向。


原谅
人和人之间,人和组织之间,组织和组织之间,乃至社群和社群之间,都需要原谅,需要宽恕,才有可能将紧锁的内在能量解开,并且开始贡献给这个世界。
从每个人做起,任何人之间的原谅都是非常重要的。在光明领导者公益项目中,原谅和请求原谅,成为了每天生活的主轴之一。这个过程中,内心中浮现的过去的人和事,每天所经历的当下的人和事,都是给予原谅和请求原谅的对象。解锁之后的轻松、宽广和温暖,只有实践者自己知道,把这一切又转化成为新的原谅和请求原谅的能量。最终,我们从原谅中不会获得什么,但是我们解锁了自己,也解锁了和他人的关系。如同《论语》中所说,“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我原谅了那个深藏的自我。那个自我一直占据在内心里,想要这个,想要那个,挣扎不停息。过去,作为一名专业人士,我经常定期在微信公号里发表各种文章,也热衷参加各种论坛和会议。如果有一段时间自己没有发声,不被人关注,内心就充满了焦虑和恐惧,生怕被别人忘记和抛弃。这种野心、执念和贪图名望的内在,被掩盖在重重的商业包装和人格包装之下,丑陋坚固,但是鲜有人知,即便有人内心知道,又有几人愿意承认呢?

此时,我看到了这个内在自我的挣扎,即便在宽广和光明下,这种挣扎依旧会时时浮现,但是它也仅仅是挣扎而已。我原谅他的挣扎,也原谅他的存在,不以为意,无所施为,于是很快就会消散。
我不再刻意传播各种似是而非的理念,作为写作文章的动机,也不再刻意向他人兜售各种未经验证的知识和材料作为自己谋生的基础。对于过去的各种过失,我请求读者们的原谅。
记得两个月前,我主持一家科技企业的战略研讨会,他们的总经理在阶段项目总结时发表了一番感言。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我和自己和解了”,可以说与我心有戚戚焉。
我们和自己那个曾经疯狂的、不切实际的自我和解了。那个基于自我构建的虚幻的、让我们痛苦的自我,我们需要原谅,更需要请求原谅。


放开
因为原谅,我们会解锁很多,也会放开很多。
2021年,我第一次放开了目标,这是我投身企业界后没有目标的第一年。对于一个管理顾问和专业人士来讲,没有目标的生活简直不可想象。是吗?但是,没有目标不意味着没有方向。这一年,我确定了直方大创新中心的真正使命:“助力100家企业的战略变革。赋能1000位光明领导者”。这是终生的使命,何时做到,如何做到,我不去构想,但是我以其作为我的行动指南,也用它来凝聚和唤醒周围的人,共同为了企业的战略变革,为了更多具有服务意识、贡献精神的光明领导者的出现而工作。当这个新的使命确立的时候,今年的生活变得张弛有度。回国后的一段时间,我曾经非常闲散,没有人找我做项目,我也丝毫没有焦虑感,这在几年前的我是不可想象的。而四季度的时候又非常密集紧张,而此时的我也不会担心交付的质量。因为我知道,我只要在真正帮助企业实现变革,改变认知,改变行为,服务于更多的社会利益,那就是对的,就是能做好的。而这个过程中吸引更多的光明领导者也成为其中的自然主题,成为自然而然的事情。几周前,在我们光明领导者周末的线上共修中,我们邀请到的一位嘉宾是信誉楼百货的现任董事长程维艳女士。她说,信誉楼百货从来没有目标,他们只有服务客户和让员工成就的原则,用这种方式,他们依旧很好地管理了三万多名在职员工,并且实现了200多亿的年度收入。对于企业来说,目标和基于目标的管理是需要的,对于获得利润和资本的增值是必要的衡量标准。作为一家服务于社会的企业来说,可能不是必要的,因为只要其使命和行为围绕着服务社会,服务大众,就不会偏离。放开目标的束缚,我们更自由。
最近发生了一件家里的事,对我的人生是一个重大冲击,那就是我爱的父亲的离世。从诊断出癌症晚期到各种密集的治疗,先后经历七次出院入院。尤其在疫情期间,各种繁琐的检查手段和管控措施,使得这个过程有焦虑也有痛苦。

但是因为内心里开始放开,愿意面对必然到来的生老病死,并没有将自己的情绪加附在父亲身上。但即便是如此,作为血缘关系的至亲,他的痛苦,无论是精神上的还是病痛上的,都会以一种奇妙的方式传递给我,而且经常痛苦难耐,有身体上的,也有精神上的。
但是随着不断的放开和各种请求原谅的宣说,帮助我和父亲化解了很多,虽然临终时他也带着身体的痛苦,但是老人家走得也算安详。让我欣慰的是,从我的母亲到整个家族成员,此刻的我们是平静的,我们接受这一切的改变,我们也看到了父亲的宁静离世,我们对必然到来的死亡放手放开。

2021年,于每个人都是不平凡的一年。我经历了内在的重生、事业的重组和父亲的离世,但一切都是崭新的光明。
看着此刻窗外寂静的街道,相信这座城市在经历一场大病后,也正在疗愈,正在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