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直方大创新中心

为什么,默克尔为特朗普“抱不平”?

许正管理工坊 [color=rgba(0, 0, 0, 0.3)]2021-01-12 19:13



1月6日,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怂恿下,数万名支持者聚集华盛顿。随后,在听了特朗普一小时的鼓动性演说之后,情绪激动的人群涌向美国国会,并且冲破警察的阻拦进入了美国国会大楼。这群被美国媒体普遍描绘为暴徒(Mob)的人群在国会大楼里面肆意走动,正在进行的参众两院的总统认证程序被迫终止,议员们狼狈不堪地逃离了会议现场。在现场冲突中,一名女子被警察当场击毙,另外四人受重伤后送医院不治身亡。这一美国历史上罕见的冲击国会的事件震惊了全世界,也让美国这个标榜自由和法治的国家再次被重重打脸。
西方诸国政要随即齐声谴责暴徒们的行径,并且对特朗普怂恿支持者冲击国会提出质疑和谴责。美国国内更是炸开了锅,特朗普内阁成员纷纷辞职以示切割,建制派精英们开始立即着手罢免特朗普总统职位以及弹劾他的程序,并且准备在特朗普1月20日卸任之后继续追究他的刑事责任。


可以说,1月6日的拙劣行为使得特朗普众叛亲离,他把自己推向了公众的对立面。更为可悲的是,以“推特治国”闻名的特朗普此次遭到了全美几乎所有社交媒体的集体封杀,推特干脆永久封禁了特朗普的个人账户,让这位靠着社交媒体聚拢人气,拥有8800万推特粉丝的互联网红人总统瞬间进入了社交性死亡的境地。遭遇噤声的特朗普,不仅无法再与他的粉丝们互动,也无法公开支持他们采取更多的暴力行动,这也正是推特公司紧急封禁他的原因。

对推特公司的这一决定,身处欧洲的德国总理默克尔却认为封禁特朗普的推特是“有问题的”。默克尔的发言人赛伯特1月11日表示:“言论自由是具有核心意义的基本权利,对这项基本权利做出限制时,必须基于法律,并遵循立法者限定的框架,而非基于一个社交平台管理层的决定。”可以说,默克尔做出这样一个为特朗普“抱不平”的发言实在让人意外!因为自从特朗普上台以来,在对待欧盟、尤其是对待欧盟的领袖国家德国的态度上,特朗普非常不友好,甚至做出了很多让昔日盟友们倍感意外的损伤盟友利益的出格行为。
2020年7月,特朗普突然作出决定撤出在德国1/3驻军的决定,理由是德国一直没有将军费预算达到他所期望的水准。同时他的政府也极力阻挠从俄罗斯向德国输送天然气的北溪2号工程,威胁制裁参与该项目的各国企业,意图迫使德国购买价格昂贵的美国天然气。这一霸凌行为自然激起了德国上下的极大愤慨。
就此,默克尔和特朗普的分歧也表露无疑:特朗普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民粹主义者,奉行美国优先的自我孤立政策,也就是将美国的利益置于最高位置,甚至不惜为此牺牲盟国的利益。而默克尔依旧坚持多边的合作框架,希望以此维护全球的稳定和安全。默克尔本人更是传统的西方民主自由价值观的代表。此次默克尔为特朗普发声,看似是在帮特朗普“抱不平”,实则有着更多的深层内涵。


首先,美国此次的冲击国会的骚乱,是对美国所历来奉行的民主和法治精神的挑战,这是西方国家共同遵守的基本底线。这次对国会的冲击,对当选政府的充满谎言的污蔑,既是对美国法治体系的挑战,同时也是对西方所奉行的民主程序的蔑视和冲击。所以,默克尔提出这个观点也是想强调,在美国当前充满了混乱和不确定性的状态下,人们应该关注法治和程序正义,尤其是拥有巨大权力的互联网公司,不能够只是做出基于自身公司规则的考虑而蔑视了法律程序,从而进一步弱化美国的法治基础。
但是明眼人都知道,此刻包括推特、脸书在内的社交媒体公司关闭特朗普的个人账户,实在是不得已之举。因为从现在到1月20日新总统正式就职的时间段,如果任由特朗普再发布各种煽动和挑衅性的言论,势必会酿成更大的社会混乱。此时关闭他的账户是为了维护社会安全,都是不得已之举。在此,默克尔提出他的观点不是不懂得当前的美国局势,只是呼吁美国重新回到法律和秩序的轨道上来,而不是任由暴徒或者各个公司按照自己的意愿做出自行的裁决,那显然是违背法治原则的。
其次,更为关键的是,默克尔在此提出了对大型互联网平台公司的挑战,即他们不应该运用自己的平台管理权力和自己的规则,来随意剥夺一个公民的言论自由。这其实和欧盟正在大力推进的对大型互联网公司的约束性政策有关。
欧盟的监管机构正在起草一份涵盖多达20家大型互联网公司的“黑名单”,其中包括脸书、苹果等硅谷巨头。这些公司将被要求遵循更为严格的新规,这些规定旨在限制他们的市场影响力。欧洲本身几乎没有大型的互联网平台型公司,而美国企业在这一领域的绝对领先造成了事实上的市场垄断和压制,使得大量依赖这些平台公司的中小型互联网企业遭受不公平竞争的待遇。同时,信息和网络的话语权以及安全性都被掌控在美国企业手里,让人想起默克尔遭到美国安全机构长期监听的“棱镜门事件”,因此就会知道,欧盟希望在这个领域加强监管,并重新夺回信息安全的掌控权是何等的迫切。可以认为,这次默克尔为特朗普发声,更为关键的是传递出继续加强对大型互联网公司信息管理的政策信号。应该讲,这才是默克尔希望传达的最为关键的信息。
此外,预计拜登上台以后,将会实施民主党对大型科技公司实施更为严厉的管理措施的政策,除了增加税收,也包含更多的反垄断调查。在这个问题上,默克尔的德国政府与拜登政府的政策走向可能是一致的,因此也利用这个时机向拜登政府强调自身的政策走向,有可能在这一领域和美国民主党政府有某种合作,或者是在某种共同价值驱使下的政策协调。


对于今天的特朗普来说,这一事件让他丧失了作为总统的合法性,并且成为了全球互联网企业的公敌。这一事件所激发出的各国政府对互联网企业的监管,将是下一波新的浪潮。这一浪潮在欧洲已经在酝酿着新的风暴。在美国,随着拜登政府的上台,也将有新的政策推出。中国也开始了这一波政策风暴。近期处于风头浪尖的阿里巴巴,可能陷入反垄断调查的核心当中,而前一段时间因为违规而遭罚款的阿里、顺丰和腾讯事件,也向业界释放出了监管机构将强化监管互联网企业的明确信息。



所有这一切,都预示着对互联网行业里这些“大而不能倒”的公司的监管,将成为各国政府的共识。
一场风暴正在来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