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直方大创新中心

企业家的心(下)

※上期我们讲到,当梁武帝面对从印度来的菩提达摩大师时,他将自己当政期间修庙无数,斋僧无数等功绩讲了一番,并且问菩提达摩大师自己有多少公德,本来想获得菩提达摩大师首肯和称赞的梁武帝,没想到获得了这么一句话,“毫无功德”

菩提达摩大师进一步解释说,“这些都是人天小果,如仰空射箭,虽高必堕。”

他的意思是说,你做的这些事业,都只是善行而已,充其量得到在人间或者天界的善的果报,但是所有这些果报也如同向虚空射箭,虽然射的很高,但终有掉下来的一刻。这种有为的果报并不会持久,所以从根本上讲谈不上什么功德。

听了这番话的梁武帝一定吃惊非小,于是他接着问,“那什么是圣贤的行为呢?”在梁武帝看来,他所做的这一切事功和作为,都是在践行圣人的行为,但是菩提达摩大师否定了他的这些做法。那到底什么是圣人的行为呢?他急切地想知道。结果菩提达摩大师回答道,“廓然无圣。”意思是说原本空寂无为,没有什么圣人的境界。

这一句话一定让梁武帝更加惘然不知所措。梁武帝一定在想,你菩提达摩被称为西天的圣人,佛陀心印的持有者,今天我向你问法,你居然告诉我没有圣人,于是他问“对朕者何人?”他的意思是说既然没有圣人,请问面对我的,在我面前的你这位菩提达摩又是谁呢?菩提达摩大师说,“不识”,意思是我也不知道。

这时的梁武帝萧衍彻底零乱了,他真的不知道面前这位大师讲的是什么,以及他所谈的这些话到底有什么意义。菩提达摩大师也看到话不投机,于是离开了南朝首都,渡江北上,到达了河南嵩山少林寺。在此终日隐坐,等待他的法缘的到来。

2017-1-6 18:50 上传



这一故事让我们知道,在佛法看来,所谓圣人的境界和善行、功德没有什么关联。反观王阳明先生提出的“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些有为的是非善恶的判断,和以此而进行的世间的有为的行为,从圣人看来也没有什么值得夸耀的。

所以我告诉我的企业家朋友,你似乎建立这样一个圣人的行为本身就是不真实的,而且让你的高管建立这样的想法,一方面虚妄,还有可能会产生虚伪的造作。

试想一个人整天想把自己打造成圣人的话,他的行为会正常吗?历史上这样的狂乱举动还少吗?可是在今天追求这种境界的人却不在少数,而且随着佛教禅宗在上世纪六十年代被日本僧人带到西方世界以后,追求所谓禅的境界的人更如过江之鲫。

在今天的企业界,禅、禅修、禅法,如同瑜伽、健体一样,成了一种新的时尚,被很多人追捧,而其中最有名的莫过于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
乔布斯可以说是美国六十年代嬉皮士的代表人物之一。并且曾经在印度试图找到宗教方面的领悟,后来他在旧金山传法的日本禅师铃木俊隆那里得到了很多教导,并且从日本禅宗中获得了很多简朴的宗教理念的启示,这一切都反映在他的极端简洁的产品设计、人生风格和追求简单明了的企业管理风格当中。

可是,乔布斯所追求的禅法境界,与他的老师铃木俊隆所传的禅法似乎还有很大的差距。如果我们翻开铃木俊隆所著的《禅者的初心》,这本对乔布斯产生过巨大影响书的话,会看到铃木禅师所谈到的初心,并非是我们平时追求商业成功的那份心,而指的是如同达摩祖师所讲的那个“廓然无圣”的原始的初心,也就是禅宗所讲的佛性。

因为对这个道理的不理解,现代很多遵从乔布斯禅宗理念的人,把这个“禅心”变成了“馋心”和“缠心”。

所谓“馋心”,是说我们希望通过这个高妙的禅法,使得我们在商业上获得出乎意料的、超乎他人的成功。这个“禅”变成了我们贪图世间商业成功的“馋”。

2017-1-6 18:42 上传



那么什么是我们今天可以在世间践行的“禅者的初心”呢?我们依旧回到禅宗的中国初祖达摩祖师那里,在他将禅法在河南嵩山少林寺传给他的弟子慧可大师的时候,他也留下了很多关于禅宗的经典的话语和教诲,其中最著名的就是他的“理入和行入”

*理入*

所谓“理入”,就是一个人要理解禅法的心要,需要做到“外息诸缘,内心无喘,心如墙壁,可以入道”的状态。不要小看这四句话,做起来可真的不容易。

所谓“外息诸缘”,就是让我们的心安定下来,让我们的心念停止对周围各种感官感知的追逐,不仅要把事情放下,更重要的是让我们的感官从与事情的攀缘当中放松下来,要熄灭各种攀缘心。

“内心无喘”,指的是我们内在的意念也要松驰下来,这个喘是气息的意思。当一个人的意念完全静止的时候,他的呼吸也会停止,所以“外息诸缘,内心无喘”是我们达到一个深层的禅定境界。

而这个禅定并不是茫然无知什么也不知道,它叫做“心如墙壁”,像墙壁那样不偏不倚,这时我们没有任何的分别、判断和执着,而这个“心如墙壁”就是让我们的心回到最原始的觉醒的状态。

这个原始的觉醒在王阳明的无善无恶心之体当中有所体现,而保持这个状态才有可能入道,这就是在理上,也就是对我们心性的把握上有了第一步的功夫。

*行入*

仅做到“理入”是不够的,还要配合“行入”。所谓行入,就是要在行为上要和这个理相契合,相一致,这个行入就是达摩大师所说的四种行,分别是“随缘行、报怨行、无所求行和称法行”

“报怨行”是指我们在世间所做的一切都是要把过去的怨家债还掉,要报偿这些因为我们过去的无知所造作的恶业所带来的恶果。

“随缘行”是说我们做任何事情,不要攀缘计划,要随缘而做。

“无所求行”,更加的进一步,没有任何所求,没有事业成功的欲望,甚至没有成贤成圣人的愿望,当然也没有成道的愿望,心性空寂,保持在理入的状态中,而这一切最后要能够广泛的传播给大众,叫“称法行”,要将这个法传给他人,而这个法又是无为不造作的究竟的法。

在这个层面上,达摩大师的理入和行入,就是另一个层面的“知行合一”,这个“知”是真正的禅宗佛教最真正的知,也就是铃木俊隆大师所说的那个“初心”。这个“行”,是与这个“知”相配合的行,当然不是我们今天贪逐物欲,追逐事业成功的那个行,而是与这个究竟的佛的初心相一致的行。

当我们知道这个道理之后,反观王阳明所提出的四句教就会知道,他这里的知行合一的知和行,并不在前两句的圣人无为境界,而是在后两句的贤人的有为境界。要将良知和格物与我们的日常生活结合起来,而追求良知,革除物欲,如果以佛教的观点来看,并非脱离轮回进入解脱的境界,而是在人间行正道,成就人间事业的根本和基础。

一个人要有是非之心、善恶之心,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这个难吗?从良知上讲不难,但是生活实践告诉我们,要真正做到的确很难。我们的习惯和习气太强大了。

退一步,如果我们真的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那该怎么办?在这个问题上,孔子倒是给了我们一个更加直截了当的办法,那就是运用“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标准。

2017-1-6 18:43 上传



什么事该做不该做先问问自己,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想接受,那就不要施加于他人,这个作为我们行为的底线,难吗?要真正做到还是不容易。因为在这些是非关头,我们需要跟自己的各种恶习、私欲相抗争,这个过程就是为善去恶的格物境界。

知道了这一点,我们就会看到当今很多企业家将阳明哲学奉为人生指南,的确有很重要的时代意义,我们的确需要这样的价值观的指引。但是阳明哲学,解决了后一段的关于做人乃至做贤人的问题,但是要进入到圣人的无为境界,就真的要放下,从空寂、无相入手,用达摩大师的四行观来衡量我们。

在现实操作层面上,如果做无为的入世呢?

佛教的《华严经》中给出了精彩的案例。《华严经》专门讲到了一位要想成就无上圣道的修行人善财童子,他参访了五十三位老师,被称为五十三位善知识,这五十三位善知识都是在世间行道的圣人,这些善知识用无为而为的状态告诉他什么是在世间践行事业。因此后人赞叹,“善知方便度众生,巧把尘劳为佛事”,就是指他们可以在人世间,把众生的尘劳妄想善加利用,用他们空寂无为的心念来行究竟的佛陀的事业。所以在这里我们就看到,在世间可以有入世的圣人事业,也可以有入世的贤人事业。

对于大多数企业家来说,我们恐怕还是要依从入世的贤人事业入手,问我们自己:我们所做的事情是正当的吗?在起心动念之处,我们是在利益他人还是被局限于小我的境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如何能够突破小我到大我,乃至于最终到空寂无相的无我境界,从念自家到大家,最终到无家的境界。

现实中我们还做不到这一点,我们充其量从念及自家到今天我们所流行的变成资本家,今天的很多所谓希望以小博大,以短博长的资本家信念,是因为更大的贪念,还是一个步入到贤人,乃至于进入空无的圣人的境界呢?

所以,真的要做到如同王阳明先生所讲的“为善去恶,知善知恶”的知行合一都已经很不容易,更不要说达到《华严经》中所谈的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圣人入世、无为而做的境界了,那更是非常不简单的了。

2017-1-6 18:44 上传



学圣贤之法的道路,与其口说不如实践。从当下入手,让我们善加分别我们的“馋心”或者“缠心”。

我们不需要仰望太高,我们只需要从脚下落足,先破除我们的私欲和杂念,明辨是非,让我们的企业变成一个遵纪守法、利益他人的好的企业,在此基础上渐渐革除我们的物欲。

如果有一天,我们能配合自己的禅定修行,进入空寂无相的觉悟境界,再转而将这些企业带向庄严的华严之行,那才真是一个光明伟大的前景。

除此而外,我们还有什么正当的事情可以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