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直方大创新中心

三生万物,到底讲的是什么?

前两天和朋友闲聊,谈起了老子《道德经》中的一句话“三生万物”,这个词语最近在传媒界、文艺圈,乃至知识圈好像很火爆,很多人把这个词挂在嘴边,甚至各种论坛也把这个词作为宣传的标语,很酷的感觉。


可是,“三生万物”到底讲的是什么呢?为什么三可以生万物?这些万物又是什么?当我问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围坐的几位朋友都哑然。



我发现,今天在中国的知识界和文化界,有一个有趣的现象,就是我们乐于将一些虚玄的名词挂在嘴边,把它标签化,但是很少有人去探求背后的真正原理,甚至也没有人去探寻使用这些词语的人是否真正了解其中的含义。试想想,知识阶层和精英阶层把他们不懂的道理挂在嘴边四处宣讲,而听众却不去质疑他们是否了解了这些概念的内涵,像“三生万物”这样的标签何止一件两件!这也映射出今天中国文化和学术走向衰落的悲哀现状。


在那个聚会上,有朋友就问对“三生万物”这个词我是怎么理解的。说老实话,我本来不想讲,但在他们的催促下还是谈了一些他们之前不知道的观点,大家觉得很有新鲜感,我于是答应将它写成一篇小文分享给大家。


“三生万物”这个词语来自于老子《道德经》第四十二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实际上,关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自古就有非常多的解释和解读,如果你有机会跳进浩瀚的古籍中去寻找对老子《道德经》的各种注解本的话,会发现最后也是众说纷纭,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老子作为中国道家的代表人物,也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影响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化几千年,他的很多重要的观点迄今为止并没有一个准确的定论,但是又被很多人追捧和认可。


在我所接触的对于老子《道德经》的解读中,我非常认可明代高道黄元吉先生的解释。这个黄元吉先生来路非常奇特,据说他是一位得道的仙人。他的名字在元朝的典籍中曾经出现,以乃至于元朝出现的黄元吉是不是清代道光光绪年间在世间传道的那个黄元吉,在学术界也有很多不同的争论。我们暂且放弃这个对于黄元吉神奇身世的猜测,来看一下这个本人。



黄元吉先生在清朝道光和光绪年间,在四川大开讲习,传授儒释道一体的修道哲学和修道方法。他所流传下来的两部重要的经典,对近世的丹道和儒门修炼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作为喜好中国文化的人们不可不读。尤其是对那些希望探索修道道理的人,也应该仔细阅读黄元吉先生的道书。这两本书,一本叫做《道德经注释》,另一本叫《乐育堂语录》,所谓“乐育堂”取的就是孟子所说的“得天下之英才而育之”的宗旨,而《道德经注释》就是对《道德经》从修道观点的系统解读。


为什么黄元吉对《道德经》的观点值得重视呢?因为老子本身就是道家的首创人物,《道德经》八十一篇,其中有很多章节,很明显的是谈的修道的问题,如果不从修道的本意去解读老子《道德经》的话,对很多其中的基本观点就无法解释。

当然《道德经》不仅谈的是修道的观点,从中国上古所传承下来的天人合一的观点来看,本身修道与治世就有密切的关联。尤其是在四十二章中所讲的道生以及三生万物的观点,如果回到修道的本质来看,也能从纷繁复杂中理出清晰的头绪。



下面我们就来看一下,黄元吉先生从修道的本质出发提出观点:“道生一,道何有哉,虚而已矣,然至虚之中一气萌动,天地生焉。故曰有物混成先天地生。无极之先,混混沌沌,祗是一虚,及动化为阳,静化为阴,即易有太极是生两仪,是所谓道生一,一生二也。”这是黄元吉道生一,一生二的解读,这个解读其实在后世没有特别大的分歧,因为《易经》为我们提供了基本的概念的支撑,就是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似乎从这个上面就已经找到了基本答案。


最难的就是“二生三”,关于“二生三”黄元吉先生的解释是:“其在人身,即微茫之中一觉而动,乾坤阖辟,气机往来,静而凝聚者为阴、为精,动而流行者为阳、为气,若无真意主之,则阴阳散乱,无由生人而成道。可见阴阳二气之间,甚赖元神、真意主持其际,所谓二生三也。”


这段表述非常重要,因为里面黄元吉先生对所谓“三”引入一个新的概念加以注释,那就是“真意”或者叫“元神”。什么是“真意”或者“元神”呢?,这显然是道家修炼中的一个专用术语,对于道家修行没有接触的人对此可能渺然无知,实际上所谓真意或者元神,与我们近来在心理学界流行的所谓正念有很大的关联,它指的就是我人在进行打坐修道的时候,端正不移的那个念头,不为情欲所惑,不为物欲所勾,从而能够驾驭一身气机,与先天元气混合为一的那个正念。好了,不是修炼的人读到这番话,可能更加稀里糊涂,我们就把它解释成是我们的一种真实的精神存在就可以了。


2016-6-6 18:31 上传


在这里,于阴阳二之上又增加一个真意,黄元吉认为这个真意就是调和阴阳的关键。因为有它的调和,不仅人身可以产生很多变化,放之世间也可以产生很多变化,所以这个真意就是这个三,是调和阴阳的关键,从而才能够在人身也好,在整个世界乃至宇宙也好,产生化生万物的作用。那进而问题就来了,作为个体修炼来说,真意和身上的两气配合可以产生各种各样修道的变化,那世间万物为何可以有真意来参与呢?实际上对世间万物来说,这个真意就是我们人的念头,我们的精神作用。所以对于世界来说,这个世界可以分成两段,一段是我们的精神世界,一段是我们的物质世界,因此所谓三生万物指的就是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之间的交互作用,从而能够产生生生不息的世界万物的变化和发展。


这个对于我们一般人来说是一个很难理解的现实,因为我们笃信唯物主义的人会认为世界就是纯物质的,近代和现代的科学似乎也不断地强化这个基本观点,但是当今的基于量子物理学的很多探索,以及对于宇宙生成的进一步的探索会逐渐揭示出来所谓这个世界,其核心有一股巨大的重要的精神力量,这个精神力量和存在其中的物质之间产生交互作用,才生成了这个千变万化,纷繁多样的世界。实际上“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就是对这个物质和精神世界交互作用的一个总体性的概括,而这个二生三的过程就是精神和物质交互的关键。



关于这一点佛教的观点也可以加以印证。在佛教产生的初期所形成的小乘佛教的十二因缘中,也是讲到“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色”等等。有人认为十二因缘是介绍人在入胎以后胎儿形成的演化过程,也有人认为它是人在进行世间行为时整个思维变化的过程。但不管怎么说,这里最关键的是“无明缘行”。这个无明就好象是道生一中的一,因为有无明,所以我们产生了一个对待的世界,因此精神和物质产生了对待,这就是。因为产生了对待的世界我们就有了分辨,有了善恶、美丑和取舍,因此在对待的世界之中就分出了另外两个这就是三。所以不管是道家也好,佛家也好,这些基本的基于修行的观点,对我们理解这些本自来自于修行的理论和总结是会有很大帮助的。


甚至我们读懂了“三生万物”的观点之后,知道了什么是真意和元神,再去看看中国古代小说《西游记》,对其中的很多观点也会有更多有趣的解读。当然这是未来我会向大家介绍的《西游记》的本意所在。《西游记》并不是一本魔幻小说,它其实是一本关于修行的小说,讲的是人如何突破心猿意马和情欲的束缚,从而最终走上解脱之道的修炼大全。



让我们回到本题,“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后面一句话叫“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恰恰是对前面这个一二三让人难以理解的陈述的另外一个解读,但是这个解读被很多人所忽视。所谓“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万物负阴抱阳就是阴阳两端,而冲气以为和的冲气,也有人将它通假为中气,也就是说中间有一个调和的气,这个调和的气是对阴阳的调和。这又回到了人身之上,所谓这个调和的中气并不是真正的一股气,就像孟子所说的,意者气之帅也,这个气是靠意,也就是真意所把握的,根本上真意就是一股气,是运化天地之间的浩然之气。


黄元吉本身就是极其推崇孟子学说的一位高道,在他的著作中将孟子的气化学说发挥到了顶峰,因为凡是真正深入修行的人会理解这一点,所谓真意和气之间真的很难区分。


到这里我们就明白了,其实老子《道德经》四十二章中的“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讲的是世界乃至个体生成的一个步骤和规律,它是关于世界乃至人生的生成论。


所谓的道不可知,不可见,可见的是道所生的一,也就是我们有自我意识的那个一,佛教称为无明。所谓二就是我们的分别,因此产生了阴阳对待,这个阳可以认为是我们的精神,那个阴就是物质世界。而当我们产生二了之后,对待的物质世界被我们的精神所分析、所掌握,有了分辨心,物质世界又分成对立的两端,那就称为三。而调和物质世界全靠我们的精神作用和意念,所谓认识世界乃至改造世界都是因为这个而起。


但是我们要在修炼中调和自身的气息,就需要用这个精神作用的中和之气,也就是后面所讲到的冲气以为和。这就是老子谈到的宇宙生成论,世界生成论和修行中的基本观念和理论。



因此,在这一章中,老子提出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论,这个方法论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阴阳二分法,而是三分法,也就是说在这个世界中,有三个关键的力量在我们人的主观世界中存在着,一个是我们的精神力量,当我们能够秉持正念的时候它就成为真意,同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因为分别心生成的对待的阴阳世界,所谓阴阳只是一个符号,它可以是美丑,可以是上下,可以是好坏,可以是前后,可以是优劣。


在古代这个阴阳也被比喻成男女,在古代的民间社会男女订立婚约彼此不相见,全靠媒婆在中间穿针引线,这个媒婆起到的作用就是真意,而男女就是阴阳。


延伸到今天的现代世界,这个规则还管用吗?在商业世界中,任何企业的管理有两个基本的要素,一个是企业的战略,一个是运营,而中间的三或者叫真意是什么呢?就是企业的价值观,这个精神的作用才能够最终决定企业未来的走向,如果没有价值观的企业,那就是一具僵尸,如同死去的人一样,虽然空有身体,但是没有了灵魂。


关于这一点,明朝的大儒来知德先生把它画到了新的太极图当中,这个太极图已经不是我们传统意义上的看到的阴阳二分的太极图,而是中间有太极的太极图,这就是老子传承下来的世界一分为三的方法论。


2016-6-6 18:31 上传



这个方法论有助于让我们在纷繁的物质世界中看到精神和物质世界的关联,同时认识到精神对这个物质世界的引导、影响,乃至主宰作用。在这个三的世界中,心性的力量、真意的力量,乃至价值观的力量是极其关键的,它至少可以做到冲气以为和,进而甚至可以引导我们人身,引导我们的世界,我们的人可以超凡入圣,我们的世界也可以因此而变成天堂或者地狱。


这些就是对老子三生万物的解读,让我们看到这一句话背后的深刻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