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初至今的新冠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严重冲击了各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企业又该何去何从? 站在中国的视角,这一突如其来的疫情,加上前两年让几乎所有人关注的中美贸易战,让我们想起2018年习近平主席的一个提示:
我们现在所面临的是百年未有之大变局。
的确,我们现在所面对的国际环境,包括地缘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等等,正处于一个非常动荡的、充满着很多不确定因素的时期。
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正在经营着的企业面临着什么样的战略选择?在经历了今年这样一个富有挑战性的开局以后,相信很多企业都已经开始着手准备一些相应的战略规划。那么在这样的一个情况下,我们该如何思考,如何进行大变局下的企业战略选择,将成为不少企业挥之不去的话题。
今天的世界,到底怎么了? 这是几乎每个人都会询问的问题,我们从三个方面来回答大家:
全球失序
全球环境危机
全球化的逆转
全球失序,已成定局
在现如今混乱的世界格局下,若是提到全球失序,想必大家对此都有深刻体会,尤其是中美目前在各方面博弈的升级,就可以作为一个主要的表征。 这次的大国博弈,来自于已经持续了两年多的美国单方面对中国打响的贸易战。这场贸易战最初的时候仅仅停留在贸易领域,而后却是愈演愈烈,逐渐影响到包括两国在内的全球经济层面。随着美国不断对中国输美加征关税,这场贸易战已经对原本稳定的全球产业链乃至对全球经济产生了巨大的扰动。进而美国开始对中国的高技术产业进行打压和封锁,以华为为代表的中国技术公司受到了来自美国国家力量的全球围堵和打压。经济方面:美对中增加关税现在,一系列事件已经对全球的原有秩序,包括我们称为地缘经济的秩序,乃至于延伸到地缘政治的秩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从整个地缘经济的秩序层面来看,由于美国奉行“美国优先”的新原则,除了对中国实施了增加关税的举措,而且同时对全世界的其他主要经济体,包括其盟国,都采取了非常巨大的增加关税等贸易保护举措。例如对欧洲,对日本,包括对它在北美原本非常亲密的贸易伙伴加拿大和墨西哥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过去两年的这些举措,已经极大地改变了以世界贸易组织为合作框架的的多边贸易体系。现如今的世界格局,早已不再是五、六年前我们所熟悉的那个经济世界了。美国和各个国家之间开始彼此防备,这种以邻为壑的极端方式是我们过去无法想象的。
政治层面:美国退出多国协议同时,美国退出一系列国际组织的举动,也对全球地缘政治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并且带来了很多全球安全性问题。例如,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之后,使得原来中东地区的相对稳定的态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并使得美国和伊朗,包括跟俄罗斯之间的博弈日益加剧。同时,美国也在不断挑动台海方面的争端。尤其是最近,美国在台海区域和南海,都在不断地释放各种强硬的信号。但是中国在捍卫主权的方面也是绝不示弱。我们的舰队近期多次穿越宫古海峡,也就是美国在西太平洋部署的第一岛链,同时也派战机越过台湾海峡的地理中线。这些都释放着非常强烈的信号:中国在捍卫国家主权,包括维护整个地区稳定的问题上是绝对不会退让的。这一系列事件,使得地缘经济和地缘局势、政治的博弈到达了一个临界点。因此,全球的失序也到达了一个关键的节点,我们可能即将迎来下一个更加激烈的对抗新时期。
环境危机,刻不容缓
接下来我们要提到的话题,是非常重要但是很少有人去谈论的一个,那就是关于全球的环境危机,一个人类目前正面临着的前所未有的巨大危机。 由于最近新冠疫情的肆虐,使得人们对于环境方面的问题有所淡忘,但各位应该仍然对去年年底之前澳大利亚的山火事件有些印象:整个澳大利亚大约有1/4的国土面积因此受到损害,让澳大利亚这个长期孤悬于世界之外,一个相对和平稳定的国家,因此受到巨大的冲击,这远远超出了人们的想象。 实际上在此之前,由于全球变暖而导致的全球温度升高,两极冰盖融化,格陵兰岛的冰盖融化,海洋水位上升等等的一些列问题都在不断地提醒人类,可我们并没有采取果断和有效的措施,并且把这个问题一直拖到了今天。
对此,一个值得一提的事件,便是去年2019年12月份在马德里召开的一个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联合国会议,与会者在那个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应对框架,却因美国的退出使得协议最终并未达成。那么这个协议是关于什么的呢?简单来说,就是希望在2030年之前,人类能够使地球的温度增长维持在工业化水平之前的1.5度之内,只有保持在这个范围内,全球的气候才不至于到达一个无法扭转的状态,若是高于1.5度,将会到达一个新的临界点,而那时人类也将无力回天。但是要维持在1.5度以内,需要达成的条件也颇为苛刻:需要人类在2030年之前使得全球的碳排放量减少50%,而单是这一点,在工业层面上就已经很难实现了。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人类现在面对的整个自然环境的灾害,已经是一个近乎不可逆转的局面了,我们就如同坐着一辆快速列车,冲向可能是灾难性的终点。因此,环境危机方面的各项事宜,我们绝对不可以掉以轻心。
局势逆转,如何应对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逆转局势,随着中美贸易战,中美之间经济博弈的不断升级,以及全球很多国家陆续加入到这样的一个博弈当中的局面,特别是随着这次新冠疫情的发展,各个国家之间的产业链被急速的冷冻,叫停,割裂之后,经济全球化的停止乃至逆转,便成为了一个共识。有人将2020年化作一个分界点,而《纽约时报》的著名专栏作家保罗·克鲁格曼也曾经讲过,以2020年的疫情作为分界点,世界再也回不到过去了。在新冠疫情所导致的全球经济割裂的局面下,若是等到全球经济重启之后,整个世界的经济面貌和格局将会跟过去完全不同。尤其是最近,若是大家关注新闻便会发现,美国政府还有日本政府都要求他们的企业搬出中国,或是至少去到东南亚,甚至是直接回到本土,以此来避免对中国的制造业及产品的过度依赖。这一举措也对经济的全球化,以及我们整个产业链的新布局造成了非常大的扰动。因此,现阶段无论是全球的企业也好,经济界人士也罢,包括金融界人士都会有一个共同的认知,那就是经济全球化的逆转已经到来了,而且是再也不可能回到过去了。
如果说在新冠疫情发生之前这一切的变数都是在酝酿中,虽然也存在着冲突,但是并没有那么剧烈的话,现在仍旧肆虐在全球的疫情便是压垮现状的最后一根稻草。到现在为止,美国还没有成功遏制住新冠病毒的发展。虽然现在美国各州都在准备重启经济,包括总统特朗普也希望尽快重启经济,但实际上,中国这两个多月国家整个停摆的前车之鉴,包括湖北武汉封城之后的缓慢重启,都表明重启经济需要付出的代价非常巨大。基于美国目前的疫情情况,想要做到在恢复经济的同时还能够使得疫情可控,可以说是一个很难完成的任务。
由此可以得知,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确定性依旧是非常巨大的。尤其是三月份的时候美股在十天时间之内的四次熔断,也让所有人都意识到了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抛开股市或金融体系,单从经济层面来看,这个问题大致分为两个方面。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的是,金融它是服务于经济的,但是最终我们关心的是整个经济的表现。目前来看,所有主流的机构,包括专业人士都一致认为,新一轮的经济危机已经开始了,在此为各位提供几个关键的表述。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计有超过170个国家的人均收入在今年是负值,并且认为这是自上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之后最糟糕的经济状况。 美国作为全球第一大经济体,同时也是非常重要的经济引擎,它的消费,它的投资,它的全球贸易都对世界举足轻重。而近期美国劳模也已经公布了一组数据:在四月底的时候,美国的失业人数已经高达3000万,约为15%的失业率,这是继1931年大萧条之后最糟糕的失业状况。而这也正是美国现在各州政府,包括联邦政府都急于让经济尽快复苏的原因。失业率高居不下会导致两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是政府需要派发大量的失业救济金用于解决这些人的问题,而另一个潜在的风险则是因为美国是一个个人持枪的国家,如果大量的失业问题长期无法解决的话,那么将会对整个社会的稳定和治安造成极大的问题。包括现在美国召集其百万预备役部队,有些人士担心美国此举是在做打仗的准备,实际上在目前这样一个内部问题丛生的时间,解决自身内部稳定问题才是首要决策,若是内部乱成一团,想必对外也没有什么实质性的战斗力。因此,现如今美国的社会其实面临着非常大的压力,尤其是在治安方面。 历经艰苦绝卓的努力后,中国在疫情的防控方面,已经做到了“全球优等生”这样一个位置,我们也提前走出了这一困境,并且率先走向经济恢复。即便如此,中国在这一季度的GDP同比下滑6.8%。中金公司估计,中国今年全年的GDP增长可能只有大约2.6%。
从全球层面来看,全球经济陷入危机与萧条已成既定事实,而经济活动的萎缩必然会连累金融系统,只是这一次跟2008年有所不同。2008年的金融危机是纯粹的金融系统问题导致的经济下滑,而这一次则是因为全球疫情的蔓延,使得各个国家的经济活动停顿,消费停顿,进而导致金融系统面临新的压力:企业的经营活动停止以后,它们的贷款将如何偿还?消费者的贷款将如何偿还?这一切都会使得金融系统面临下一波巨大的压力,经济活动猥琐对金融的冲击是下一波需要预防的重点。
四大趋势,四大危机
在2020这个疫情元年之后,这个世界将何去何从?我认为我们将面临四大趋势和四大危机。
所谓四大趋势: 第一个便是经济全球化濒临终结。随着整个疫情逐渐的趋缓,待到经济重新启动之后,我们会发现经济全球化将呈现一个终结的态势,这是无法回避的一个事实。 第二个则是地缘政治和地缘经济的博弈会继续加强。最近若是留心新闻便会发现,许多如今新冠疫情仍然在肆虐的国家,例如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国家,都对中国在疫情早期信息的披露方面等等提出许多指责,意图将新冠疫情肆虐全球的责任甩锅给中国。甚至美方有些议员扬言要出台一些议案向中国索要赔偿。这些现象都表明,此次疫情将会逐渐加剧整个经济方面的一些紧张态势。 这次疫情也预示着人类和致命的流行病可能会长期共处这一事实,截至目前还没有可靠的疫苗研制出来。在乐观情况下可能仍旧需要一年左右的时间开发出有效的疫苗供人们使用。所以人类与这些新型冠状病毒,乃至于它们的变种共处,或将成为一种长期的态势。而我们整个的生活方式,也许会因此发生巨大的变化,尤其是实时在线处理的这种工作和生活方式将会成为主流,而在线的各种业务的办理等等,也将逐渐变成大势所趋的常态。因此,那些能够熟练使用网络直播的方式或者网络服务的方式,用于解决人与人之间沟通的这些企业会生存地很好,换言之这次疫情也算是对未来数字经济的另外一种促进和发展。 最后一点就是关于自然灾害的话题。自然灾害在未来可能会频发,虽然现在全球自然环境的灾难被疫情转移了焦点,实际上环境问题才是隐藏着的一个更大的炸弹,而且这个问题如果不加以解决,人类将来会生存在一个充满了各种危机的地球环境里面。
总结来说,我们认为在2020之后会相继出现四大类的危机, 首先是如今已经略显苗头的经济危机,为了拯救经济危机,各个国家政府现在都在天量的印发钞票,为了纾困的同时主要是发给个人,尤其是北美的政府和英国政府。中国政府倒是在这一波处理得相对比较稳定,笔者认为政府也是希望把子弹留到后面,在真正需要挽救经济的时候再出手。 第二个危机则被称为食品危机,全球粮食产量从去年开始便已经走向下坡路,今年全球的疫情更是导致海运和清关非常不顺,不少国家为了自己的粮食的安全甚至拒绝出口。比如说全球最大的大米出口国印度以及第二大出口国泰国,包括越南这些主要的粮食出口国家都限制了大米出口,而泰国甚至连鸡蛋都限制出口。中国的主要粮食进口其实是从美国进口黄豆、小麦和玉米,这些粮食有的是我们的人类的食物,有的则是动物饲料,由此可见美国的粮食出口对中国来讲是至关重要的。但在疫情这一特殊情况下,粮食对于美国本国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随着中美关系的逐渐紧张,中国国家的粮食安全将在各方面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好在如今中国政府已在这方面做了充足的表态,我们的食品安全目前是没有问题的,但是从全球范围长远来看,全球目前的环境、各个国家之间彼此的防卫,包括现在疫情带来的交通运输的局限,都在警醒着我们关注食品方面的问题。
上述提到的四个方面大的趋势和四个危机,可以做为制定企业战略时的一个变量系统去考量。
制定计划,立于不败
基于目前复杂的情况,笔者将企业的战略选择分成了三个计划:分别是A计划,B计划,和C计划。A计划是有关业务增长的战略,也就是我们通常所做的对未来业务的发展和增长的战略。但我们之前对基本环境的假设是常规的、稳定的、一直保持不变的市场环境,在这样一个环境下,我们可以自如得制定业务的增长战略。 第二个计划则被称为B计划,也就是业务连续战略。从字面意思可知,一个企业在成长的过程中,会遭遇业务不连续的情况,因此我们需要一个业务连续战略。与此同时,B计划所面对的环境大多是急剧变化的环境,有了这份保障,可以使得企业在环境发生剧烈变化的时候业务不会停顿,以继续维持生存。 最后一个是C计划,也叫灾后重建战略。这份计划所面对的环境更多的是指战争或是重大的自然灾害,在灾难来临的时候,企业该如何度过,乃至如何重建,这三个计划是每一个企业都应该考虑的。若是放在五六年之前,企业也许只需要一个A计划便足够了,可是基于去年到今年发生的各种事件,我们会发现业务连续性计划非常重要,下面笔者将会举华为的例子为大家说明。
华为在遭遇了美国举一国之力对它的封杀后,目前还能够生存下来,主要便是基于它充分的准备。从华为公布的2019年财务数据来看,它的业务还算不错,收入达到了8500多亿人民币,年度增长额超过了19%,虽说利润增长没有非常快也没有非常高,但是对于它所面对的情况来说,已经相当不错了。从整个业务板块来看,华为的消费者业务增长得最快,但是在欧洲与北美的市场里,业绩基本已经持平,就是说年度增长为零,华为的主要客户还是来自于中国大陆。
而华为在遭受着美国如此大的压力之下还能够活下来,也是因为它早在十年以前就准备好了的一个基于芯片和操作系统研发的备胎计划。华为公司在十年以前,便在它的2012实验室投入四亿美元来进行这样一个由副总裁领衔的备胎计划。华为在那个时候就能做出这样一个决策,显然是预见到了在未来某一天,可能会跟美国企业发生的这些正面冲突。 但是今天华为的情况可能并不像很多人所期望的那么乐观,华为现在的技术短板,包括供应链短板还是挺大的,若是美国彻底断绝对华为的技术支持,那么这一招是非常狠的。在这样的情况下,首先受冲击的就是华为的芯片,华为的芯片目前代工还是由台积电做的,若是美国彻底下了封杀令,台积电势必不能再把芯片卖给华为,尤其是华为现在最新的麒麟芯片在七纳米领域的技术工艺我们国内的代工厂还无法做到的情况下,这样的封杀势必会对华为造成不小的冲击,同时其他很多相关的一些零部件也会遭到这样的打击。 不过中方在这个问题上也不会坐以待毙,如果美国真的决定采取这样一招来封杀华为的话,笔者认为中美之间的技术决裂将会上升到另外一个更高的层面上去。华为的这份B计划,可以说是教科书式的一个准备。
那么当我们制定这些计划的时候,我们该选用什么样的场景,做怎么样的预案呢?这些问题其实跟我们对未来的预测有关系,各位可以想一想,从现在放眼未来的这段时间里面,什么样的场景是最有可能发生的?比如说瘟疫,比如说战争冲突,比如说粮食短缺,还有石油危机,乃至于环境危机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