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直方大创新中心

拒绝大企业的臃肿,拥有小企业多变的灵魂

导言:今天,几乎所有企业都希望拥有小企业的灵魂,这几乎是每一个企业领导者的内心渴望,他们希望得到那种小企业的灵活决策、创新的激情、迅速的市场反馈,以及虽然艰苦但是最终成功的独特快感。但是当企业规模逐渐变大的时候,臃肿的机构、复杂的流程、逐渐丧失的责任感,会让企业变的臃肿不堪。这些企业在一天天丧失着小企业的灵魂。

2016年年初,在奇虎360的年会上,堪称创业家楷模的周鸿祎也在感叹,360正在变大变臃肿,6000人的规模让这家企业正在丧失创业的文化,他和另外一个创始人齐向东,似乎变成了在为大家打工,他期望让公司的所有员工能找回创业的激情和责任感,让每一个人为业务的结果负责,重新找回创业时的感觉。和那些变得臃肿的大公司不同,处于创业期的公司和那些行动灵活的小公司,有着鲜明的不同特点。

2016-12-1 10:28 上传



1.关注简洁高效的流程,而非严密的推导
他们会关注于严密的流程吗?通常不会,即便是有,他们的流程通常是简洁的,同时是高效的。而且所有这些流程不是为了流程本身而建立的,而是为了得到有效的结果。他们当然也关注风险,甚至更愿意冒一些风险,因为他们更关注的是结果本身。

2.基于直觉与经验判断,不被理论所束缚
战略构想是使用直觉还是严密的逻辑推断?小企业在制定战略决策的时候,似乎更加相信简单的直觉和经验,当然还有被证明正确的方法,而非所谓严密的理论推导。创业型的公司,很多人并没有受过严格的科班形式的MBA教育,但是他们拥有商业直觉,他们拥有被屡次证明正确的判断,但是一旦他们学了那些高大上的理论之后,似乎这些判断反倒在逐渐丧失。有人甚至开玩笑说,自从读了EMBA之后,企业就被搞垮了,这难道不是一个莫大的反讽吗?

3.聚集一线智慧,快速决策
小企业如何决策?是在漫长的持续不断的会议中反复讨论,还是一群聚焦于行动的人,快速做出判断并付诸于行动?显然是后者。臃肿的机构,复杂的部门分工,冗长的无休无止的讨论,这些大企业的特征,使得那些具有创业精神的企业家们感到无比抓狂。创业企业和小企业的决策是快速的,更重要的是它凝聚了来自于一线的智慧。我们知道一线在发生什么,他们做的每一个决策都是在非常扁平的组织结构中做出的,而非汇总了不着边际的各种信息,当一个企业陷入到冗长的会议决策中的时候,你会发现它已经远离了市场,已经离失败不远了。

2016-12-1 10:27 上传



4.放弃理想主义,想做就做
小企业是一次性把所有事情做对吗?当然也不是,他们关注的是快速行动和快速纠错。但是在大型企业中似乎一直弥漫着一种理想化的情结,那就是把所有问题想清楚再去做,而且要每次都做对,否则你将受到惩罚。把所有事情想清楚再做,这个在快速变化的时代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因为当你想明白的时候,有可能市场已经变了,有可能竞争对手已经做出了新的反应。

5.以愿景和价值观为驱动力,持续迭代
成功的那些创业型的企业和小型企业,他们知道自己的愿景和价值观,他们更倾向于在愿景和价值观的驱动下,做好当下的每一步,在每一步的执行当中做出正确的、可预期的成果,然后在此基础上不断学习如何干的更好,他们是一种边干边学的方式。并且在这个经验积累的过程中,逐渐学习哪些方式是有效的,哪些是需要摒弃的。而且这个过程中他们不关注理论,关注的是当下实践的成果,他们通常具有很强的行动偏好,在行动中检验自己的决策,并且不断地优化决策,这种持续的迭代式的学习,恰恰是小企业成功的基础。

今天我们要让每个企业焕发小企业的精神和小企业的灵魂,就要重新回到这些具有小企业决策特质的根本点上,我们要将过去传统的战略范式进行一些翻新和再造,找出那些真正能为企业所用的,能够产生实际价值的核心的东西,而摒弃那些在企业战略发展过程中被逐渐丰富的、变的沉重的,实际上并没有太大用处的方法乃至流程,让我们重新回到小企业运作的根本上来。